二战考研如何安排

发布时间:2022-05-10 18:08:00

二战 考研 如何安排

心理准备二战压力确实很大,因为是背水一战,似乎没有退路。总是在自信与不自信,希望与灭亡之间挣扎,身心具疲。因此,在做选择之前一定要坚定信心。二战考研如何安排?欢迎阅读以下文章。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如果你认为等到初试成绩出来后再准备,那么就太晚了。每年的成绩出来都集中在2月底与3月初,复试集中在4月底五月初。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你想把专业课及面试做得优秀会显得仓促,因此要未雨绸缪!

分数估计与计划

在考完初试之后,相信你对自己的考试情况还是有底的。在初试后放松一到两个礼拜后,我希望你能对一下答案,认真的评估自己的成绩并且与目标校往年分数线复试线进行对比,初略估计能否上线。你可以到百度直接搜索某院校某专业复试分数线,或者到目标院校专业研究生院的招生专业一栏查看。

评估能够上线的初步计划【专业课】

在评估能够上线之后,你就要认真的搜集资料。内容包括:专业课书籍,目标校英语复试面试形式和常见考法,复试专业课真题和经典习题。其方法参见我的另一条经验【如何在网上搜集重要的免专业课及复试免费资料】,你所需要做得是认真的看专业课教材,每天不要花太多的时间,主要了解并且标记你认为的书上的重点和难点,大概的看一遍。遇到难点看不下去,可暂时放下并做标记。从你放松完至初试成绩公布,你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初步了解专业课教材。

评估能够上线的初步计划【英语面试】

英语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因此越早作准备越好。在网上搜集资料,拟定一个口语和听力的复习计划。我可以推荐听力网站和资料【由于经验贴不能涉及链接和广告,需要请私信】。每天坚持抽小部分时间学习英语,长期下去你就能提高。重要的是坚持,前提是你要了解目标校的考试形式来做计划。比如说有的学校不需要考听力,你就侧重口语一些。同时也要结合你的实际情况

分数线公布

分数线公布后,如果查得你上线了,你就要进入下一阶段的准备。你大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首先你根据前面搜集的真题资料,看一套真题,弄清楚题型与考试的重难点,其次结合这些重难点你就要拟定一个学习计划再把教材看一边,并做相应的习题进行巩固。注意总结,注意一定要把问题搞懂。

考研压力很大怎么办

首先,找到排解焦虑的途径。考研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成功的途径也很多,而考研只是其一。所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定要考上”只会无形中增加压力。抱着轻松的心态去应对自己的选择,反而使我们学习的效率更高。另外,当焦虑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一定要及时排解。可以找长者帮忙疏导,可以通过娱乐、运动等方式发泄。考研只是不断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无论成功与否,都不会决定我们一生。

其次,做好复习规划。计划非常重要。当我们心中有一个总体规划时,并且能够严格地按照其执行。如此可以减少我们的压力。这次,需要强调是我们的计划一定要全面具体,包括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多长时间,主要任务是什么;以及每天学习时间怎么分配,每个时间段复习的科目是什么,该时间段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等等。当计划完成后,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执行了。很多学生自主性不强,计划做的很完美,就是不能严格执行,结果就是更焦虑,紧张。所以,我们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恰当。做一个,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的计划。

最后,一定要锻练。研究人员发现在经过30分钟的骑脚踏车的锻炼后,被测试者的压力水平下降了25%。压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看不进书,到最后阶段会出现“心慌”的状态。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锻炼身体。在锻炼过程中,释放压力,增强信心。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始终保持好的状态。所以,不要急躁,调整好心态,找到释放的途径才是关键。

考研专业规划的三大盲点

盲点一:先考研,再择业

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观点:就业形势严峻,先考研当个过度,反正学位高了,就算就业门槛提高,自己也有备无患!这部分同学大都是考研的“后知后觉”者,在大三甚至大四时候才开始着手准备,之前对考研没有清晰的认识,更别说选准研究生专业和方向了。

对于考上研究生之后如何规划,更没有明确的规划。这类同学在报名的时候可能会选择比较热门的专业,比如金融、法律、计算机、通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新闻学、广告学等,就业面广,比较实用,为的是今后容易就业;选择相对冷门的专业,比如“985”工程高校招收研究生专业中报考人数比较少的,或者是基础学科和农林类学科等受国家优惠政策照顾的专业,为的是求稳求保,争取考上;选择本校本专业,掌握信息优势;选择西部地区高校,录取门槛相对较低……

总之,考研的目的主要是“能上”或者“毕业后容易找工作”。这样一来,对于专业本身的认识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如果一时失利,往往也是争取调剂,考经济类、新闻类未果而被调剂到政治理论、教育学、历史学的人大有人在;目标是东部沿海的“985”高校,退而求其次到中西部地方大学的也比比皆是。这时候对于调剂后的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没有太多的考虑,失去了找工作的时机,也没有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形势更是逼迫自己不允许做更多的考虑,只能先读研再作打算。

●盲点二:一味准备考研,忽略全面发展

许多同学在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就立下誓愿一定要考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学位层次,考到一个自己心仪的学校,重新开始大学生活。有这样打算的同学往往从大二结束基础课程学习甚至大一刚一入学就着手准备了。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接触到就业市场,也没有对未来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识,信息来源也只是师兄师姐的口口相传或者老师的倡导,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并不多。

同样一所学校的新进研究生,有的同学在研究生阶段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在研究生会或者团委担任各种职务;有的同学在社会上实习兼职或者创业打工赚取工作经验;有的同学早就着手准备考取各种相应职业资格,为日后工作打基础;有的同学跟随老师做课题,很早就酝酿发表文章的有关事宜……研究生以研究为主,但也要兼顾毕业之后的很多事情,结合自身的特点为将来继续研究或者走向职场做充足的准备。

由于忽略了对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专业和自身结合程度的认识,只能按部就班的完成课程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所学的知识或者所经历的事情与未来自己想从事的行业方向差距较大,反而偏离了预期的打算。到毕业时,很多研究生还只能抱着简历“海投”,至于用人单位希望招收什么样的人才和自己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依然不是很清晰。

●盲点三:过分美化内心中的专业前景

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跨校跨专业”一族。由于不喜欢目前的专业而希望换个专业,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这本无可非议。但没有找准方向,在对锁定目标尚未考察清楚的情况下就已经箭在弦上,造成了今后期望值降低。一些基础类学科的同学把目光放在应用型专业,希望进入跨国企业或者央企,但发现大型企业不仅在专业方面有所限制,对于外语水平、技术水平、综合素质都有要求,而且应用型专业的毕业生也相对较多竞争异常激烈。

许多参加金融联考、心理学联考的同学都把银行、心理咨询事务所作为就业目标,事实上涉足这些单位并非易事,烦琐的面试、高度程序化的录取过程都让人紧张万分。许多理工科的同学跨文科,希望能够从高强度的计算和实验工作中解放出来,却发现自己的外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成为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如果只是觉得换个专业就大功告成,很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缺乏对现在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在临近职场的时候自乱阵脚。某个专业是不是适合自己,不能只用“实用主义”来衡量。机会要靠自己来创造,换专业之前就应该思考自己是否要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以及如何通过该专业的学习来获取接触工作的相关途径。

以上三点只是比较典型的忽略“专业规划”的情形,在考研之前缺乏对专业的详细考察,缺乏对自身和专业结合度的思考,缺乏对考取专业后对职业发展的规划,都是没有做好“专业规划”的情况。考什么专业,考上之后如何继续弥补专业上的劣势以发挥自己的专业长项,这些都应该在报考前就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做好“专业规划”,才能让专业的作用发挥到得充分。

考研碎片化学习的方法

一、什么才是真正的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比较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样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进行的学习的目的和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二、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利用较为大块的零散时间建构知识体系,而小块的时间用来从无穷多的生活事件、素材中发现问题,初步思考。

三、碎片化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牢牢地把握这些问题,如果你拥有了较为整块的时间,你当然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寻找相关的数据、资料、书籍或者其他资料帮助你思考、研究、分析这些问题。

如果没有整块的时间,你也可以利用较为零碎的事件尝试着在你自己的脑海中,利用你自己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粗浅的分析,推理,等到时间精力更加充裕的时候再进行验证,完善。

不要小看这样学习方式的作用,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虽然每天的成效和进步都有限,但是每天每个时段,只要你在思考,在学习,你总是在进步,日积月累,在相关的领域你就会有一个大的质变。

实际上,知乎上30来篇有关学习的文章都是用类似的方式完成的。每一篇都只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细小的学习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源于求学以来现实生活的感悟,是自己亲身遇到过的问题,每一次思考,可能都只有一点点进步,只有几个尚不完善的结论。

但是日积月累,渐渐地就形成了理论,形成了体系。而写作这些文章的时间,也是零散的,抽空完成的,并不耽误任何的科研工作。

事实上,写作的过程与思考、积累和完善观点、推论、结论的过程相比不值一提,在写作之前,相关的理论在我自己的脑海中已经验证反复推导过无数遍了。

有个朋友跟我说她的方式是每天只要弄懂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即可,附上自己的感悟,体验,时间一般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利用10多分钟的时间寻找古文的翻译和注释。这样,一个学期不到的时间,她已经看完了《论文》,《孟子》,最近又在钻研《道德经》。

所以,重要的不是一口吃个胖子,而是持续的积累,碎片化的时间,只要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每天有意识地往这个方向靠,时间一长,坚持下来就会有可观的效果。

比如,每个人都有偷懒的时候,也许你累了一天回到家中已经筋疲力尽,根本无法系统性看书、思考、写作了。这样的情况下,还能不能进行学习呢?

当然能!谁也有厌学的时候,看着一大推论文任务和写作任务发愁,也许累了一天了根本不想翻书动笔,只想好好地放松一下。

那怎么办呢?很简单,把体系化学习、课堂学习转为为兴趣学习、拓展学习、专题学习啊!例如,喜欢看电影、追剧,那么就找几部喜欢看的电影、电视剧,可能是涉及到法律的,可能并不涉及,没关系,在思维的层面把它们联系起来就可以了。

在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时候,也要学会和自己耍一点心机,多样化利用和整合素材,不要觉得整天坐在教室,听老师讲一句做一句笔记的方式才叫做“学习”。

其实,任何能够调动起你学习的主动性,带动你积极思考,让你有极强的解决问题的冲动的过程,都是学习啊。

当然,如果你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兴趣学习,整个过程就简单的多了。你完全可以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感觉走,值得提醒的是,在兴趣学习的过程中,你自己还是要有一条基本的脉络和主线,掌握好相关问题的知识体系。

或者从自己感兴趣的点入手,自己构建出一套知识体系,这都是可以的,这比单纯的东一棒子西一棒子,不求甚解的效果要很好多。在兴趣学习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结合其他的学习式样,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考研辅导机构推荐

新东方在线

新东方在线新东方在线考研网络课堂为您提供考研在线课程,正价课免费学,限时优惠活动进行中。

免费试听